来源:清流县嵩口福新苗圃 时间:2025-02-22 05:38:44 [举报]
红锥对气候要求较高,较适合在热带环境生长,不适宜在低温环境中生存。如果会将红锥种植在低温的地方,则会影响其生长速度,温度低于零下7度时,会被冻伤甚至冻死。 地理环境 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因此红锥也不适宜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当海拔达到1 000 m以上时,红锥通常分布较少或生长不良,具体见表1。表1是海拔为500 m以下、树龄是8~10年的红锥林年均生长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海拔为500 m以下时,对红锥的生长量并没有明显影响。
采伐时期和方法
采伐时期:红锥速生期有 6~20 年,而前 5 年生长速度缓慢, 5 年后加速生长,因此较为合理、经济的采伐时期在栽植后 20 ~30 年时进行,大径级林木采伐需 30 ~35 年。
采伐方法:红锥萌芽再生能力强,不仅能从伐根萌生成林,即使没有采伐,也可由树干基部的根际萌条长成大、中径级林木,且萌条生长迅速,一次造林可采伐多次,因此红锥林木采伐宜在离地面 50~80cm 处截断,一般采用电锯砍伐,保留树兜或伐根,以便林地更新。
红锥造林栽植密度的大小与立地条件有关,一般中等立地条件以 3000~3750 株 /hm2 为宜。株行距离为 1. 5 m × 2m 或 2 m × 2m 。红锥造林好采用一年生优良茁壮的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需剪除大部分叶片和过长根系,并沾上泥浆后栽植,苗木高宜在 30~45cm 以上,且顶芽饱满,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栽植时要除去育苗袋,保持营养土团完整,不损伤根系,坡度平缓的林地苗木置于植穴中央,坡度较陡的林地,苗木应靠近上坡栽植;树苗要端正、压实,栽植深度比苗木根茎位置略深 2 ~5 cm , 周围填土压紧。造林季节宜选择在春节前后,待下雨穴土湿透时进行,好选择阴雨天进行栽植。如遇干旱天气,栽植后需浇灌,提高成活率。此外,栽植后 1~2 个月左右,要全面检査苗木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进行补植,补植用营养袋苗。
红锥喜湿润、温暖、多雨的季风气候,因此湖南种植地要求选择在:海拔高度 500 m 以下,降雨量在 1300mm 以上,以 1800 ~2200mm 为宜,年均气温 17 ~25 ℃ 之间,极端低 -5 ℃ ,极端高 40 ℃ ,年活动积温≥ 10 ℃ 在 5000~8000 ℃ 之间;土壤条件为由花岗岩、变质岩、沙页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土层深厚 ( >80cm) 的、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壤土或轻黏土(砖红壤、赤红壤和红壤);土壤 pH 值在 2.0~6.0 ( 适宜 pH 值为 4.5 ~ 5.5 ) 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较高;坡度要求在 25° 以下,种植地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营造红锥纯林时,造林地应选择阴坡、半阴坡,以南坡、西南坡、东南坡为宜,营造混交林时则可不考虑坡向及遮荫措施。
红锥不宜种植在沙质土、贫瘠的石砾土、山瘠、土层薄 ( <50cm ) 的重壤土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上;不宜在石灰岩地区种植。
红锥 (Castanopsis hystrix) 具有生长快、材质优、适应广、效益高等优良特性,其主干通直,材质坚硬、呈红色、耐腐蚀性强、不开裂、不变形、容易加工,是珍贵用材,可供建筑、造船、家具、木制地板、用品、体育器材等用;种子富含淀粉,可炒食、饲料和酿酒;种实、壳斗均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萌芽力强,萌芽条生长迅速,一次造林,可采伐数多次;枝叶浓密,较耐荫蔽,混生性能好,是与松、杉等针叶树种混交造林的理想的伴生树种,可作用材林或生态林的造林树种。
红锥,南亚热带壳斗科栲属,常绿阔叶乔木。从汉代起就已在我国种植,栽培历史悠久。红锥喜温暖湿润气候,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红锥寿命长,萌芽力强,天然更新速度快,是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树种。广西的红锥人工林栽培始于上世纪30年代,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后,广西的红锥丰产栽培经营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今天,广西已广泛大规模种植红锥,人工林面积已超过20万亩,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崇左、贺州等地。
标签:杭州钱塘福新苗圃红锥,红锥容器苗,杭州红锥,万载红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