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明显的特征是叶片在掉落前,高挂树梢的红叶,随风徐徐飘摇,像小鱼群钻动般的动感,是观叶赏树时值得驻足停留欣赏的植物。而杜英的材质可作一般器具,种子油可做为润滑剂,树皮也可做染料,是非常适合做为住家庭园添景、绿化或观赏树种
杜英萌芽力强,病虫害少,形态优美,常年有红叶观赏,为珍贵观赏树种,适于作行道树、庭荫树。杜英落叶层厚,涵养水源效益好,又为密源植物和培育香菇的良材。它适应性强,耐干旱,能在中亚热带中低海拔地区广泛种植。
如何培育杜英苗
育苗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土层疏松、方便灌溉的造林地,同时也要林地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在育苗过程中,为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降低发生病害的概率,要进行施肥作用。基肥一般可以泼洒腐熟厩肥和饼肥,分别为15 t/hm 2 和1 500 kg/hm 2 。为对土壤进行合理消毒,需要使用225 kg/hm 2 的粉状硫酸亚铁。对土地进行精细化翻整,将床高与宽度分别控制在23 cm与1.2 m。采取条播方式进行播种,并将条距与沟深分别控制在17 cm与1.5m。播种前要明确播种量,一般为120 kg/hm 2 ,实际播种时要在种子萌芽率基础上进行确定。种子播撒后,要在上面覆盖一层薄土。覆盖时看不到种子时便可停止覆土,覆盖的土壤好以焦泥灰为主。利用盖草等遮挡床面,待大部分种子发芽并出土后,可以揭去覆草。但是,山杜英的幼苗害怕强烈的阳光,因此要在中午阳光较为强烈的时候进行必要的遮荫处理。育苗工作较为复杂,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与内容,才能苗木健康生长。
杜英树木栽植后,因树木质量、栽植技术、养护措施及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难免不会发生死树缺株的现象,对此应适时进行补植。补植的树木在规格和形态上应与已成活株相协调,以免干扰设计景观效果。对已经死亡的植株,应认真调査研究,如土壤质地、树木习性、种植深浅、地下水位高低、病虫为害、有害气体、人为损伤或其他情况,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再进行补植。
栽植后杜英苗如何浇水
绿化苗木栽好后,应在树穴外缘用土筑成高15~20cm的土埂称“开堰”。围堰要筑实,围底要平,用于浇水时挡水用。若株距很近或连片栽植的树木,可将几棵树或呈条、块栽植的树木联合起来集体围堰,此种方式称“作畦”。作畦时畦内地势水平,确保树木吃水均匀。
苗木栽植后浇足三次水,次要在栽植后24小时内浇透定根水,渗入土层约30cm深,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与根系紧密结合,以利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次灌水后检查一次,发现树身倒歪及时扶正。第二次浇水应在栽植后2~3天进行,水量仍以压土填缝为主要目的,浇水后检査苗木是否笔直。再相隔约10天左右浇第三次水,并灌足灌透,以后可根据实k情况酌情浇水。
浇透水后应将树堰填平或略髙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雨天能及时排水。秋季栽植应在树干基部堆成30cm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水分,并保护树根,防止风吹摇动,以利成活。
杜英播种苗管理:播后30-40天幼苗出土,适时揭去覆盖物。及时拔草。7-9月为杜英速生期,要松土除草3次,施追肥23 次。生长后期要控制水肥。11月停止生长。当年苗高70-80厘米。翌春分栽培育大苗。移植以初秋和晚春进行为好。小苗移植带宿土,大苗移植需带土球。因萌蘖性很强,所以移植时适当修剪部分枝叶,以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