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从事红椎袋苗规格,红椎小袋苗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整形修剪

红椎苗木移栽成功且林分郁闭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下部枝条会呈现衰弱状态,此时应及时将其剪除干净,并开始间伐。根据红椎林栽植密度和生长状况选择不同的间伐方法,如有病虫害侵害的林木,则需要采取卫生伐的方式。

病虫害防治

红椎树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蟋蟀和白蚁等,可用敌百虫喷杀;常见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和灰霉病等,除了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外,还应注意及时摘除发病的老叶、病叶和病果侧枝,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

造林时可以选择混交造林技术,将红椎苗木与其他苗木杂混在一起造林,构建多功能、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混交林体系,有效防止松毛虫等害虫的滋生和侵害。杉树、马尾松、油杉等针叶树种和火力楠、格木等阔叶树种都可与红椎木混交,具体的混交方式应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等来决定,使混交而成的树林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和谐关系,生物的多样化发展,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造林工作完成后,可以在红椎树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阶段性的间伐,并清理树林中的枯枝败叶,给健壮的红椎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为红椎树的生长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红椎树林的木材质量,提升区域经济效益

培苗

采集完红椎树果实后就需要进行育苗工作,一般在采集完种子后第2年的4—6月开始统一育苗。育苗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红椎树下的新土,以提高红椎幼苗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同时还需严格把握疏密程度,每667 m2按照3万株的标准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育苗工作。在育苗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红椎树根系的菌根情况,若一年后幼苗枝叶茂盛时没有菌根生长出来,说明培苗失败。此外,红椎不喜阳光直射,在培苗时应其强光照射的透光度低于20%,为红椎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红椎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根据相关资料文献考察,红椎在我国种植始于汉代,当时作为供奉树种由蕃国进贡到汉朝皇宫,后传入民间。初的红椎树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一带,后随着历史变迁在民间广泛相传。原产于南非的红椎树种适合在高温高热的地区种植,且多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因而中原地区的红椎树种大都显得矮小,难以实行大面积种植。而且当时的红椎林主要用于观赏或植被绿化与遮阴,并未体现出商业价值。后来,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区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很适合红椎的生长,因而成为我国大的红椎种植区

红锥主要分布于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的南部地区,相当于北纬18º30´~25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年均温20~22ºC地区常见,是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树种。幼龄较耐荫,林中幼苗与各级高度的幼树普遍。在土层深厚、疏松、较肥湿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红锥速生,在适生的气候范围和中等立地条件,树高年生长可达1m以上,胸径1cm,材积年生长可达15平方米/公顷;荫生长,干基或板状根基具“根出条”特性,能长成立根系的个体,完全不同于从伐桩上长出的荫芽条。这种“根出条”无性繁殖方式,使红锥始终维持多维空间的生态位。这对红锥人工培育有重要实践意义。同时,红锥凋落物量多,改良土壤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很大,为华南丘陵地区与松、杉或其他阔叶树混交造林的上选树种。

红椎,又称红黎、赤黎、黎木、刺栲等,属壳斗科,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1.5米,当年生枝紫褐色,纤细,与叶柄及花序轴相同。从地理位置上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500m,以低山丘陵为主,由南向北分布海拔逐渐降低。红椎适宜种植在温度、湿度都较高、降水量丰富的季风性气候,气温18~22度为适宜。红椎适宜的地质条件为由变质岩、花岗岩、沙页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土层厚度大于80cm的、排水性良好、pH值在2.0~6.0之间的酸性土壤。红椎属于优良的速生树种,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其年内的生长速度较慢,5年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到后期可达到18m以内的树高,属于可经营性的人造林树种。红锥长到10年左右开始开花结实,20年进入盛果期。4~5月开花,果实11月中旬至12月初成熟,可此时采种。在红椎生长的初期中,做好红椎林的育苗管护能够确保其存活率,并且能够使得这个红椎的生长性状保持良好的状态。而采用营养袋育苗有利提高造林成活率,有利于幼林生长,不受造林季节限制,缩短育苗时间,节约种子、圃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清流县嵩口福新苗圃为你提供的“北辰从事红椎袋苗规格,红椎小袋苗”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推荐信息

苗木>绿化苗木>北辰从事红椎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