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土壤造林地宜选土层深厚、腐殖质较多,通透性好,湿润的山坡下部或山谷的林地,不宜选山顶、山脊、干旱粘结的贫瘠土壤。幼苗喜阴湿,不甚耐干旱,圃地宜选择水源充足、肥沃、疏松、湿润的沙壤土,好是新开垦的杂灌木林地,老圃地要进行土壤消毒。整地以1-2月间播种为宜。采用条状点播,行距18-20厘米,种粒间距离3厘米,每亩播种量为5-7公斤。为促进种子发芽,播种前种子于40-45℃温水浸种至自然冷却24小时,播种后覆细土,厚0.5-1.0厘米,并盖草,立即淋透水一次。
备栽造林年秋冬季节,要完成林地的清理和挖穴工程,株行距3×2-3米,每667m2种植74-100株,穴规格40 厘米×40厘米×30厘米。造林个月回穴土,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回穴土至1/ 2时施放基肥,每穴施用复合肥0.3 kg,与底土充分混匀后继续回穴土至平穴备栽。种植在早春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进行种植,种植时小心剥除营养袋后带土栽植。可适当深植,回土要细,稍加压平压实后,用松土回填成“馒头状”。植后一个月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苗及时补植。火力楠是杉木、马尾松、木荷、阿丁枫等树木的理想混交造林树种,我们可根据造林目的,确定合理的混交比例和混交方式营造混交林。另外,醉香含笑适宜在林冠下造林,这对改造马尾松低产林是十分有益的。病害防治火力楠缺铁黄叶病在枝梢幼嫩叶片发生褪绿,叶肉变黄色或淡黄色,叶脉仍为绿色,随着病情发展,全叶均可变黄至黄白色,此时叶片边缘变灰褐色至褐色坏死;植株生长衰弱,日趋严重,终死亡。 主要原因为土壤中缺乏铁元素。改良土壤,释放被固定的铁元素,是防治缺铁症的根本性措施;适当补充可溶性铁,可以治疗病症树。
火力楠通常以残留的状态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的中部至南部,火力楠一般垂直分布于海拔300-600 米的丘陵地带,成小片纯林或者散生。常有因种植时挖坑较大,种后松土下沉,根部积水或因地势低平,雨后排水不畅致死现象。
火力楠在闽南地区适宜种植时间3 — 4月,佳种植时间为苗木春梢抽发前的3月份,4月份后苗木开始抽发春梢,造林成活率较低。在春雨浇透定植穴土壤时种植,造林成活率高。一般使用容器苗木种植较好,容器苗造林前把苗木先浸透水,造林时把容器苗塑料袋全脱掉,并注意不破坏土团,造林深度比容器高5~10cm ,适当深栽有利于成活,压实土壤后表层覆盖松土。火力楠容器苗在适宜季节造林成活率较高,平均在95%左右。
营造火力楠混交林,比火力楠纯林生长更快,林分产量更高。裴国志研究认为营造火力楠杉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比火力楠纯林增加35.6% 。经过我们长期营造混交林实践也证明,营造火力楠混交林比火力楠纯林能明显提高地力和林分产量。营造火力楠混交林树种可以选择杉木、马尾松、福建柏、米老排、红椎等,混交比例用初植株数计算,以火力楠占25%~35%为宜,若与针叶树混交火力楠比例小些,若与阔叶树混交火力楠比例大些。混交方式可以采用株间混交、带状混交等。
火力楠(醉香含笑)为常绿乔木,高35米,树干通直,树体高大,树冠浓密,枝繁叶茂,树形美观,新芽绢红,花色洁白,富有芳香,10月下旬以后果熟,聚合果,种子卵形,红色。鲜叶含水份含量高,对氟化物气体的抗性特别强,是优良的防火树种,适宜在庭院和工矿区绿化。可与马尾松、木荷、桉类树种混交造林。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稍耐荫,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
由于火力楠移植后生根难度大,因此移植时要带土球进行软包装,避免火力楠在搬运过程中受损伤,还便于移植后保湿。在起挖火力楠的时候,要求根部土球大小要为4~6倍的基部直径。火力楠土球往往挖成苹果状,挖土球时要让土球的下部呈稍平状态,对土球要通过网兜进行包扎,且通过草绳进行捆紧,避免其松散。同时,可以用石蜡溶液对火力楠切口位置实施封涂,控制切面水分的损耗以及避免切口位置在空气内暴露而引起杂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