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扦插苗的上盆技术
当扦插苗的根系木质化以后就可以移栽了。移栽方式有盆栽和地栽。盆栽成活率高,管理方便,因为基质是配制的营养土,生长较之地栽迅速,其次盆栽节约用地面积,定植时成活率高。
选择盆栽方式,是配制营养土。所配制的营养土需疏松、透气、透水,有一定的肥力。根据我处所做的实验,以兰花土+泥炭+细黄土,生长较为理想。
苗床掘苗时需注意避免过多伤害扦插苗的根系。挖掘起来以后即时进行修剪,包括枝条的修剪和根系的修剪。若上盆时间较晚,气温较高,苗木已经较大时,需要对其进行强剪,高度可留10-15cm左右,5-6片叶片,防止苗木水分过多的蒸发。
上盆之前先蘸上泥浆,泥浆的浓度不可太稀或太浓,有条件的还可拌进生根粉,促进其早生新根,多发根。
塑料盆可选择12*15cm或15*13cm(宽*高)的规格。上盆时先在盆中填进1/3的营养土,把修剪好的苗放进盆中稍稍提起,填满营养土,轻轻一提苗,然后轻轻按压营养土,种植深度比原扦插时稍深。
上盆以后应及时浇透水(若用水泵浇水,可在水管头套上一个喷头,既省时省力,又不会冲倒苗木)。若光照太强,还需对其进行遮阳及经常喷雾。在上盆一周以后可进行叶面追肥,可施用磷酸二氢钾1000倍溶液,每隔3天喷一次,时间以早晨和傍晚为佳。
红叶石楠种苗移栽
移栽的时候普通在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详细要分离当地天气前提来决议。定植间距要依据留圃时候和培育目的而定。如方案按培育一年生小灌木出卖,株行距以35×35厘米或40×40厘米为宜,每亩约3000株。
种苗移栽时,要当心除去包装物或脱去营养钵,根系土球完好,挖穴;用细土堆于根部,并使根系伸展,悄悄压实。栽后实时浇透定根水。
红叶石楠新叶鲜红,红叶时间较长,目前常见的品种有红罗宾、红唇、鲁宾斯、强健等几个品种,在作行道树和丛生绿篱及公园色块、色球等绿化中的主要品种时,宜选择红罗宾和鲁宾斯。红罗宾叶缘锯齿比其他明显,角质层较厚,叶片较大,叶面光亮;而鲁宾斯叶片较小,叶片角质层较薄,光亮度不及红罗宾。两者相比,因红罗宾叶片角质层较厚,夏秋高温时段,新芽萌发虽有所减少,但仍有抽生,到10月至11月份新梢的嫩叶更加火红亮丽、光彩耀眼。其他品种如红唇新芽红铜色,新叶呈粉红色,老叶转变成深绿色;强健品种叶色较淡,叶片红色持续的时间较其他品种短,均不及红罗宾和鲁宾斯。
红叶石楠生长虽然对土壤选择不严,但种植地点的土壤要求疏松、通气,有一定的肥力,土中的有机质含量要求达到2%左右。据试验观察,在冲积平原水肥条件都比较好的偏碱性土壤栽植红叶石楠,其叶色鲜艳的亮度和保持的时间长度,均不及在微酸性的红壤土或壤土中生长的红叶石楠高和长久。在湖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栽植,遇到冬季低温冰雪天气,开沟排水不良的地段,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死苗现象,说明它们的抗涝性较差。因此,红叶石楠生长要求土壤含水量在20%-35%左右。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会抑制生长活动,使叶片变老加快,无新叶长出,红叶期就会较短。在土壤板结的地带种植红叶石楠,需要疏松土壤,及时补充肥料,以适时抽生新梢,长势差的在修剪后适当补肥有利于新梢生长,但不能过量。尽量避免种植在常被践踏的土壤中或建筑物的风口处,不仅生长受到影响,而且叶片的红艳度也远不及生长在微酸性红壤土中的红叶石楠。
如果要营造宏大的气势和较好的隔离效果,红叶石楠可作为品种。试想如果篱植一条千米或万米红色长廊、片植成大块大块红色的海洋,气势将会多么磅礴!如果要营造一个密闭的隔离环境,可采用红叶石楠高篱或大型幕墙。
红叶石楠是中国近年新引进开发的树种,目前处于种苗繁育阶段,尚未有大规格苗木供园林应用。因此该树种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也许不久的未来,大量的红叶石楠行道树会走向城市园林绿化,有部分取代大叶女贞、香樟的可能性,行道树的经济价值更为可观。
红叶石楠树冠端整,孤植时不加修整也能形成饱满的圆球树冠,因其枝繁叶茂,叶片油绿,也观赏性。如果结合造型则更为丰富,如高干球形,柱形、及其他多种几何形状,因其分枝能力强,很适合进行各种修剪造型,能满足各种场合的需要。
红叶石楠的具体修剪手法
1、整形修剪工夫和手法
红叶石楠枝条萌生才能特殊强,发展速度很快,是极耐修剪、易于整形的树种。因而,红叶石楠在一年四时都可进行整形修剪,但应和其它树种一样,整形首要应在冬天进行,首要是短截、疏枝等。在夏日高温时节不宜进行短截和重短截整枝,不然植株修剪后比拟难以恢复树势。
修剪:为了进步红叶石楠的欣赏性,必然要注重修剪任务。修剪普通在初春、初夏、初秋抽芽前或新梢发展后期进行。修剪水平可依据枝梢长势决议,准则上是“去弱留强”,以坚持树形美观。修剪时,剪口留在节上约0.5㎝处。漯河、许昌等普通在2月下旬剪除受冻的枝叶,以培养的树形;5月中旬修剪1次,以促新梢第二次萌生;8月下旬再修剪1次,以促新梢第3次萌生。修剪的目标是使树形愈加完满,叶色愈加亮丽。修剪后应留意增补肥料,以包管树体强健发展。